组成锚杆必须具备几个因素及锚杆施工工艺
标签: 锚杆 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原理 发布时间:2014-10-21 浏览量:401锚杆支护是在边坡、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、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。
锚杆都由哪些因素构成呢?
① 一个抗拉强度高于岩土体的杆体
② 杆体一端可以和岩土体紧密接触形成摩擦(或粘结)阻力
③ 杆体位于岩土体外部的另一端能够形成对岩土体的径向阻力
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,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,另一端深入地层中,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,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,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;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,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,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,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。
用金属件、木件、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,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,利用其头部、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(亦可不用),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、组合梁效果,以达到支护的目的。具有成本低、支护效果好、操作简便、使用灵活、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。
锚杆施工工艺一: 确定孔位→钻孔就位→调整角度→钻孔→清孔→安装锚索→一次注浆→二次补浆→施工锚索腰梁→张拉→锚头锁定→割除锚头多余钢铰线,对锚头进行保护。
锚索、锚杆的区别
1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,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。
2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,因此它是主动受力;而锚杆一般不施加预应力,因此它是被动受力。
3锚索长度一般在家20—50米,锚杆则不到20米。